第248章 唐人笔下的杨李_我的芳华时代
如果小说网 > 我的芳华时代 > 第248章 唐人笔下的杨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8章 唐人笔下的杨李

  为了写好《从〔长生殿〕和〔桃花扇〕看清初戏曲发展变化的特点》这篇论文,顾秋风专门往图书馆跑了一趟,借来了四本书籍:赵景深、张增元《方志着录元明清曲家传略》、章培恒《洪昇年谱》、张庚、郭汉诚《大夏戏曲通史》、《大夏大百科全书》。

  《长生殿》剧本,取材于唐人白居易诗《长恨歌》以及陈鸿传奇小说《长恨歌传》,并参以元代白朴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及有关传说,“经十余年,三易其稿而成”,初稿名为《沉香亭》,二稿更名为《舞霓裳》,三稿才定名为《长生殿》。

  《长生殿》是洪昇的代表作,演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,习称天宝遗事。

 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离合生死之情是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有其深邃的历史内涵,自发生之时便有诗人咏叹。

  唐代杜甫的《哀江头》已开其端,诗中抚今追昔,意多哀悼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往彼此无消息。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花江草岂终极!”感叹之情冲淡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之前《丽人行》诸诗中表现的讽刺之意。

  到了中唐时期,更多的文人进行了历史的反思,出现了许多咏叹诗和多种追忆天宝遗事的稗史小说。

  唐宪宗元和元年(806),时任盩庢县尉的白居易,与友人陈鸿、王质夫言及唐玄宗与杨贵妃事,遂作了那首大名鼎鼎的《长恨歌》,陈鸿为之作《长恨歌传》。

  白居易以诗人的才情,避开杂书、史书中所记唐明皇、杨贵妃的不论因乱之事,采用了民间传说,先写唐玄宗专宠杨贵妃,而安禄山的叛乱打破了二人的生活;次写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对她的思念;末写方士传递消息,重申了二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。

  总的说来,白居易肯定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,突出唐明皇在马嵬坡之变后对杨贵妃深挚的思念,情词悱恻,哀感动人。但他在诗中也用了“汉皇重铯思倾国”,“姊妹弟兄皆列土”,“不重生男重生女”,“渔阳颦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”等婉而有讽的诗句。“但教心似金钿坚,天尚人间会相见”,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以及末尾的那句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,无限的感慨中无疑蕴含着对唐王朝盛世消失的惋惜、慨叹和讽喻之意。同样也对杨李二人的悲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。

  《长恨歌》一诗,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,形象鲜明生动,感情铲眠悱恻,描写细腻传神,因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中唐以后,写李杨二人的诗极多,唯此诗被反复敷演为小说、戏剧。

  也因此,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广为流传。

  明代翟佑《归田诗话》评此诗:乐天《长恨歌》凡一百二十句,读者不厌其长;元微之《行宫诗》四句,读者不觉其短,文章之妙也。

  清人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卷八:诗本陈鸿《长恨传》而作,悠扬旖旎,情至文生,本王杨卢骆而加变化者矣。

  清人赵翼《瓯北诗话》卷四:香山诗名最着,及身已风行海内,李谪仙一人而已……盖其得名在《长恨歌》一篇,其事本易传,以易传之事,为绝妙之词,有声有情,可歌可泣,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,妇人子女亦喜闻而乐诵之,是以不胫而走,传遍天下。

  关于《长恨歌》所受影响、创作动因,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不少新说。

  其中较有说服力、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点:

  一、认为《长恨歌》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摹袭和附会《欢喜国王缘》变文这一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。

  二、白居易早年曾与少女湘灵相恋,后虽忍痛分手,但在元和初创作《长恨歌》时对湘灵仍未忘怀,曾写下《寄湘灵》、《寒闺夜》、《生离别》、《潜别离》、《感情》等诗作,其《冬至夜怀湘灵》所谓“艳质无由见,寒衾不可亲。何堪最长夜,俱作独眠人?”正可视作《长恨歌》的先声,而《长恨歌》中对专一爱情的歌颂,实是白居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。

  在创作《长恨歌》一诗时,白居易打破了他写讽喻诗时坚持的“其事核而实”、“不为文而作”的规则,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,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,这也就造成了,《长恨歌》一诗的主题不明朗,后人众说纷纭:

  一、爱情主题。

  南宋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一五:“《长恨歌》不过明皇追怆贵妃始末,无他激扬,不若《连昌宫词》有监戒规讽之意。”南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:“或问《长恨歌》与《连昌宫词》孰胜,余曰:元之词微着其荒纵之迹,而卒章乃不忘箴讽。若白作止叙情语颠末,诵之虽柔情,欲,断,何益劝戒乎?”(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卷一一)

  二、讽喻主题。

  明代唐汝询《唐诗解》卷二八:“《长恨歌》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。”

  清代贺贻孙《诗筏》卷下:“《长恨歌》诸作,讽刺深隐,意在言外。”

  三、双重主题。

  今人王运熙《略谈〔长恨歌〕内容的构成》认为,“一方面对李、杨二人的生活荒因、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,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了很大的同情。”

  孟繁树《〔长恨歌〕的主题及其形成》等也持此说。

  四、“隐事”说。

  今人俞平伯《〔长恨歌〕及〔长恨歌传〕的传疑》认为:《长恨歌》隐藏了一件皇家逸闻:马嵬坡之变中杨贵妃未死,易服潜桃,流落民间,大约当了女道士。玄宗晚年思念杨贵妃,不是死别之苦,而是生离之恨。

  周煦良《〔长恨歌〕的痕在哪里?》同意俞平伯的见解。

  除了上述四种说法外,还有“长恨说”等其他看法,学术界赞同双重主题说者较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uguo.cc。如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ugu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