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·再聚开封_风雨华夏,血色衣冠
如果小说网 > 风雨华夏,血色衣冠 > 第一百四十六章·再聚开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六章·再聚开封

  开封同舟阁分部

  “冬季来了,看起来是没有战事了。”一个人的声音率先响起。

  还是惯例的昏暗房间,还是熟悉的成员,比较不同的是,这一次,来的人似乎特别多。

  “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中原的时间才不过两年,就算是汉唐这样人才济济的势力,两年的时间就算能让他们搭起合适的班子、招兵买马攻伐征战,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又能让他们筹集多少粮食?再算算冬季军粮的消耗,止戈休战那就是必然。”之前一直缺席会议的七先生似乎非常活跃。

  “也是因为两年的时间里,就算我们的能力再强,也没有办法筹措来更多的粮食。”四先生道,“粮食这东西,永远都是硬通货。各个分部已经都发来过消息,有言各个势力的都派人询问过是否有粮食出售,以及粮食的价格。”

  “他们算盘倒是打的不错,都想要粮食……但我们上哪给他们弄那么多粮食?”八先生的脸上带上了几分嘲弄的神色,“就算有,也怕是要被这宋国君臣好好地敲上一笔。”

  “此次是我行事不周,小觑了这宋国君臣。”七先生干脆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“本以为有这么多老顽固的国家反应应该很慢,没想到他们不仅反应很快,战斗力也很不错——平原城下,打的真是漂亮。那位岳元帅,统兵水平不在你我之下。”

  “一个拥有四十多人的庞大势力,有这样的战力是理所当然的。”五先生道。

  “不,我说的不是这个。”七先生打断了五先生的猜测,“你没和宋的那群老顽固打过交道,所以有些事情你想差了。”

  “你指的是?”

  “孔夫子的东西,大家想来应该都知道一些。”

 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。

  “平心而论,孔夫子的那一套,虽然与我等的思想有所不同,但是道理终究是不差的。”七先生继续道,“这一年多过去,大家想必也能看出来,这后世君主治国,无论实际上用的是哪一家的思想,外皮上终究是披上了一层儒家的壳子。”

  “这样一来,无论哪一家,归根结底都被同化进了儒家。”五先生幽幽一叹,“长久下去,天下读书人,尽是儒家门徒,一家独大啊……”

  “是啊,一家独大。”七先生点了点头,“而一个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,总是会产生一些新东西。就如同孔夫子之后出现了孟轲,出现了荀况;儒家传承千年,总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的,推陈出新是一件好事,但是,如果把经书读歪了,呵……”

  “所以,那宋国便是把书读歪了?”

  “按说也没读歪,毕竟按后世荀况的说法,人性本恶嘛。”七先生露出了嘲讽的笑容,“觉得自己读书,所以就高人一等,其它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,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?‘与士大夫治天下,非与百姓治天下也’。”

  “倒是有趣。”八先生忽然笑了起来,“也不知道那位孔夫子究竟是什么反应?”

  “还能有什么反应?后人们不知道他的身形,我们还能不知道?要不是看在那群后人们身体不行的份上,孔夫子都想动手了。”

  “学孔夫子那一套,然后身体不行?”五先生也笑了,“那这群人现在岂不是……”

  “是啊,那群人现在正在学习御射之术,只是以他们的身体,呵……”七先生也不怀好意地笑了,“除了那个叫王守仁的确有两下子以外,剩下的……我只能说,如果回到我们当年的时候,这群人没有一个能跟着周游天下的。”

  “那他还想这么做?”十九先生忽然开口了,“就凭他一个人?”

  “时代终究是不同了啊。”七先生感慨道,“后世的朝代,都把他当作至圣先师,自然是不可能让他出什么事情的。”

  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”沉默已久的三先生忽然道,“你之前说过,这群‘圣人门徒’读歪了经,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那么统兵在外的武将,自然也与他们不是同一类人。”

  “没错!”七先生点了点头,“这帮读歪了书的儒生,怎么只会读歪了一本?或者说,他们压根连兵法都没读懂——‘在德不在险’是对外用的吗?”

  “这哪里是读歪了,这明明是融会贯通了嘛!”五先生笑了起来,“只要君主修德,四方蛮夷便会受到感化,自愿加入中原。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个地步,确实也不需要武将做些什么了。只是……那大宋真的能做到如此地步?”

  “当然做不到。”七先生冷哼了一声,“虽然他们对自己的事情一向是隐晦不言,但是他们又不是来到这里的最后一家,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事情彻底藏起来?”

  “我想起来了,云南那边的同舟阁似乎是遇见了一个很有趣的人。”八先生忽然道

  “云南,我记得那里没有势力才是?”四先生有些好奇地开口,“没有势力的地方也会有我们这样的人吗?”

  “这谁又说得清楚呢?”八先生轻笑一声,“毕竟有些人无法划分归属的话,也总要有一个地方安排他们不是?”

  “只是就连七先生这样,先后为不同君主效力的人也被划分了一个地点,还会有人无法划分归属吗?”五先生开口问道。

  “这人究竟是什么个情况不重要,但是他带来的一些信息确实很重要。”八先生道。

  “莫非是各个时代的历史情报?”七先生似乎猜到了一二。

  “正是这个。”八先生点了点头,“但比较可惜的是,此人终究是个武将,读书不多,了解的很多事情并非官方修史,而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,终究是多了些虚妄。”

  “就算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,对于我们而言,也不难分辨出其中的真实。”三先生道,“此人现在身在何处?还是在云南吗?”

  “怎么可能?这么重要的人,自然是要带到重要的地方做客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uguo.cc。如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ugu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